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難覓酒友

自己在一眾酒友中還是年輕的一群(已不情願的被人標籤為八十後), 而不少愛酒人的確是事業有成,或者是一早擁有自己專業的人仕,他們財務早已有點自主權,但對葡萄酒則不會花太多精神研究。平日放工後只想和三五知已吹水飲飲酒便可。一開他們的酒櫃,大概不難理解: Lafite, Latour, Haut Brion 的Bordeaux 大莊, DRC 和Leroy 的各大特級田的酒早已佔據一兩層的酒架,要飲好酒的確不愁。且不提如我等小酒蟲等的小酒櫃和小小收藏,同年紀的朋友和同事(或者八十後的一羣)真的想找個愛葡萄酒的人也十分困難。難道自己的圈子真的那麼窄(這個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或者飲葡萄酒不過是有錢人的啫好, 仰或是葡萄酒本身真的那麼難令人欣賞?

我曾經問過不少身邊的同事對飲葡萄酒的看法,結果是一半人對飲酒這回事壓根兒沒有興趣,尤其是女同事,大部份都不喜歡飲酒。男同事呢? 即使說喜歡飲酒的人,也對研究葡萄酒沒有興趣,一來認為好酒價錢貴,二來說自己不懂欣賞。 要欣賞好的葡萄酒的確要花多一點功夫去做點研究,起碼要說得出飲到有什麼味道來,不然飲上Domaine Leroy 的酒也只會有一個酸字作結。不過味覺天生,我就不信大家分不到好飲的和不好飲的酒,不然喝上變酸的奶也沒感覺的嗎? 簡單的一點區分,好的酒會多一點味道,入口通常複雜一點,味道的變化亦較大,酒精味會沒那麼明顯,或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喝得舒服,順口,因為酒精/果味和丹寧已經融和在一起了。很多時我們會說分不清楚味道是因為我們沒去細心去品嚐罷,好的葡萄酒要用心感受,這對大部分不懂酒的人又的確困難了一點。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我自己也是從超市的廉價酒飲起的,飲多了開始想試多一點其他地區的品種釀的酒,開始會建立自己的一套對買酒的價值觀,自自然會對心中可以出那個價會買到那一種的酒會心裡有數。

麻煩的是現在大部分即使是懂得一點酒的朋友都想避免服侍酒的步驟,一心只想飲名酒,以為貴價酒一定有質數保證,一開酒塞便以為可以暢飲了,這便大錯特錯,且錯過了飲酒的樂趣。可能是Lafite 太過出名,試過有同事(只聽過Lafite 一個酒莊) 說人一世物一世,要飲就要飲好一點,有機會怎樣也要一試。Lafite 沒錯是好酒,但世界的好酒可其多,你也不願外出食飯只叫一味溏心鮑魚吧? 儘管你樓下的超市的確沒有什麼好貨色,但不代表其他賣酒的地方沒有合你心意的一款吧。香港其實十分幸福,葡萄酒已免了酒稅,好多時來貨價因沒有消售稅的關係酒價可以是世界上最平的。的確有不少酒商會將酒價抬高不少,見過一支Penfolds RWT Shiraz 2005 要賣過千! 但不代表所有的酒都會殺人一頸血,只要肯買多一點,試多一點,雖然失望會多,但找到心頭好的喜悅又是難以令人忘懷。 自己最大的失敗經驗是初買white Burgundy 時以為Montrachet 這塊名田非試不可,便膽粗粗走去買了一箱Jacques Prieur 的 95 Montrachet, 當時一支還要接近2千大元,還以為攞到著數,殊不知Jacques Prieur 的功力原來不濟,一心買名田來試的我心情跌落谷底,自此便痛定思痛,買酒前真的要下點苦功才去買。

我實在不太明白和我同年代的人當中會去用心欣賞酒的人會那麼少。和同事們說我愛飲葡萄酒多半的反應是說我腰纏萬貫,可能他們以為欣賞葡萄酒是大富人家的專享屬受,但可惜的是六合彩頭奬又唔見我中,到現在仍然未有機會一試Romanee Conti。 很難和人解釋自己平時是如果死慳死抵去買一支酒,但相信和我同年而又愛酒的人一定會有深刻的感受。試想想一個浪漫的燭光晚餐裡,你在和你另一半享用着Lamb Rack 的時候,開著一支 90 Grand Puy Lacoste/ 75 Pichon Lalande/ 79 Haut Brion 作伴, 或者在dessert time 時你有 Dr. Loosen 的Urziger Wurzgarten Riesling Spatlese Goldkapsel Auction 07 佐餐會令整個dinner 大大的不同? 好酒的作用不只是它的價錢,而是它令人在和朋友/另一半分享美妙時光時得到升華,感受到俗世間原來還有一點美存在,好讓我們還有動力去面對明天繁重的工作。

買酒(特別在香港)和飲酒一點也不麻煩,也絕不是什麼有錢人的玩意,不要見到唐英年的酒庫便眼紅起來,別人就算有多少名酒也好,也不一定有時間和懂得享受,況且飲酒的是你自己,好不好飲難道要別人管?